高效落实助学贷款政策 点亮学子求学之路——桂平市连续14年助学贷款金额受益人数均居广西第一
生源地信用贷款助学人数和规模从2009年的高效705人、411.9万元,落实路桂连续发展到2022年的助学政策九游3.22万人、3.1亿元,贷款点亮连续14年贷款金额、学求学之学贷西第受益人数均居广西第一、平市全国前列。年助这是款金桂平市高效落实助学贷款政策,点亮家庭经济困难学子求学之路的额受亮丽成绩。今年7月份,益人该市被授予“广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数均这是居广继2019年之后再获此殊荣。
应贷尽贷 确保政策全覆盖
8月16日,高效九游桂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大厅,落实路桂连续正在排队等候办理助学贷款业务的助学政策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窗口内的工作人员在紧张有序地办理业务,墙上的电子大屏滚动展示业务办理排号和贷款政策等内容。
“15年来,我们用心宣传,做到应知尽知、应贷尽贷。”桂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李达光介绍说,为履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他们作了许多积极探索,通过校园主题班会、唱歌谣比赛、入户家访、万名干部回故乡等形式和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视频等平台广泛开展宣传。
为了精准统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确保不错不漏,该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与乡村振兴、民政、残联、工会等相关部门联动,确认困难学生及家庭信息,做到资助类别精准、资助对象精准。向高三学生发放《资助政策手册》,今年高考之前,桂平市已为1.48万名学生进行预申请,截至8月16日,办理助学贷款已超过2万人,资金超2亿元,预估全年办理助学贷款人数约3.5万人、资金3.3亿元。
高效高质办理 线下“最多跑一次”
据介绍,桂平市人口205万,是广西第一人口大县,平均每年考上大学的新生约1.5万人,是广西区内助学贷款申请学生人数、发放金额最多的县市,每年贷款受理的时间约70天,大部分集中在8月份,当前正是办理信用助学贷款的高峰期。
“我们的线上预约系统每天安排600个号,人多的时候达到800多个,共开设14个业务办理窗口,只要有学生需要办理业务,我们当天一定完成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李达光说。
“从出示预约短信、预审材料、取号排队、窗口办理到签订合同,5个步骤仅用时15分钟,智能化办理业务就是方便快捷。”刚办完贷款手续、今年被浙江工业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桂平籍学生李航鸣高兴地说。
据李达光介绍,要在短时间内完成1万多个学生的首贷申请,必须灵活运用“加减法”,实现智能化的高效便捷服务。该市加大改善设施力度,从原来2间不足50平方米的简陋办公室,扩建到现在面积400余平方米的办理大厅,从原来4台电脑发展到现在25台一体化电脑。在预申请环节把学生信息录入系统,实现“流程前置”,减少了现场办理时间;启用“首贷线下+续贷线上”办理模式,目前约2.2万名学生在线上申请续贷,减少了现场办理人数。
感恩反哺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8月17日,家住桂平市油麻镇有理村的黄进勇正在他的养殖场里忙着给鸡投食,据黄进勇介绍,他2012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办了养殖场,经过3年努力,不但还清了助学贷款,还扩大养殖规模至7万多羽鸡,目前,他正着手建一个40公顷生态蔬菜基地,丰富当地的“菜篮子”。
“我读大学时家庭经济困难,非常幸运遇上国家的好政策,通过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毕业后,我克服困难、自主创业,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量。”黄进勇感慨地说。
毕业于广西贺州学院的周千惠,2019年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特岗教师,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在桂平市,像他们这样在国家政策帮扶下、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的学生还有很多。
获得“广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的覃敏英老师说:“资助育人不仅是提供资金支持,也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从而增强内生动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来连州,看楚越千年,山水连连
- ·这个“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进入深圳多所学校课堂!
- ·梅州综保区举行业务宣讲会:加强学习交流推动高质量发展
- ·第八批广东省古村落普查认定专家考察组到梅县区南口镇益昌村考察
- ·转发收藏!春分后南北方食养各有重点
- ·梅州气象干旱持续!下雨要等到...
- ·近30年,献血30多次!这位吃百家饭长大的厨师再获国家级表彰
- ·吹响冲锋号角!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首根桩基顺利开钻
- ·天农食物:生态绿色清远鸡广受广州邻人招待
- ·梅州中考3月8日开始报名,英语听说、物化生实操分计入中考总分!
- ·多部门出击!梅州开展水域联合巡航执法行动!
- ·潮州日报社一行到梅州日报社交流
- ·“三月三”百米长桌宴亮相荔湾湖 品鉴传统西关味
- ·一封侨批述亲情 一位水客动人心!走进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的台前幕后
- ·竞彩比分准! 梅州一购彩者喜中1000万元大奖
- ·梅州1集体2个人上榜!第九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发布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 ·培根铸魂育新人 南国牡丹吐芬芳!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 ·条漫丨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来了!这份手册,家长必看→
- ·挖掘客家民居建筑的特点元素,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这场研学活动,有意义!
- ·封开东山村落:“相助社+招商引资”双轮驱动,联动带农强财富
- ·监督小工程 守护大民生!梅州市纪委监委推动基层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晒”在阳光下
- ·舞起来!梅州市广场舞大赛全面启动!
- ·条漫丨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来了!这份手册,家长必看→
- ·女子60米栏跑出8秒01!吴艳妮打破全国纪录
- ·全国人大代表叶继联参会前接受梅州日报记者专访:把基层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
- ·钠离子电池实现量产 未来或成锂电价格“平衡器”
- ·梅龙高铁建设正稳步推进,全线最长隧道预计今年7月底贯通!
- ·梅县区扶大机动车查验场启用,方便群众“一站式”办理相关业务
- ·2022年嘉元科技实现营收46.4亿元,同比增长65.50%
- ·利雅得两次会谈成果 美俄乌为什么各自发声明
- ·归读公园亲水平台附近出现死鱼,市民盼及时清理
- ·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公开推演!
- ·无需提前还贷即可完成过户!梅州推行“二手房带抵押过户”新业务
- ·港澳车“北上”持续火热 港澳单牌车海关备案量突破15万宗
- ·开好局起好步 奋进2023丨梅州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繁荣文化事业: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涵养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